采暖锅炉供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采暖锅炉供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水泵与补水点的选择补水点的位置一般设在系统的循环泵入口处,或者系统上的任何一点,主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掌握一条原则,就是:恒压补水点的压力值等于静水压线值。当补水点的位置设在供暖回水干管的除污器前时,能清除补水管道系统中的污物,而且还能保障补水运行安全。在实际运行中可知:系统停止运行时,循环水泵入口处压力等于静水压线值,此处压力却明显下降;接着补水至循环水泵入口处压力升高到静水压线值,若再停运行,此时静水压线值明显上升,而不再是原有数值。这说明恒压点不在循环泵入口处,而是在最高热用户的顶部。由于恒压点在最高建筑物处,运行期间的水泵入口处压力下降就属正常现象了。最高建筑物离热源越远,压力下降就越多。因此,补水泵的选点也很重要,往往会影响系统的运行,甚至压力降太大。
1.2补水泵选择在闭式水暖系统中,经常补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选好补水泵也很关键。水泵扬程不宜过大,否则造成系统的浪费或能耗较大不利于经济运行。再者,一般补水常用间歇式或连续式补水泵,以实现定压补水。补水泵采用变频调速定压供水较好,有显著的节电效果和自控能力。选择的补水扬程应遵循下式:为补水系统管路的压力损失,PaH(:为水箱水位与水泵之间的高差,m.另一个参数就是水泵的流量Q―般都按照系统允许泄漏量的4倍值来考虑。
2减少管路压头损失,控制好压力波动范围减少管路压头损失的一个好办法是:补水泵尽可能地离补水点近些。再者,实施变频调速恒压补水也是一个好办法。通常,间歇式补水都把压力波动范围调至*49.03~98.06Pa防止压线用户的散热器承受不了。定压时向上限波动小,向下限波动大,会造成系统的高点压力时充水,处于中、下压力时系统缺水。还有一点,早晚丢水较多,管网年久失修补水泵的流量也难以满足要求,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注重压力损失及系统压力波动范围很有必要。
3注重系统压力差供暖系统的前后差压参数很重要,没有足够的系统差压,就不能实现正常运行。管网系统,多种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差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1热源与管网系统设施布局合理一般锅炉房或热力站的压头损失都比较大,约占循环泵处的一半左右,因此循环泵的扬程(压力)应足够大,留有内部阻力的余地。在热源内部阻力消耗中,锅炉本体设计的阻力较大(尤其是省煤器),实际循环流量超过了设计值,管道中有异物局部堵塞,截断阀没有全部开启等因素,是压力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应特别注意。再说,供暖面积也应设计合理,热负荷应在允许范围内。在热源设备通过能力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最好是在热源设备的末端安装同径的旁通管,设置调节阀,以分流减少正常循环流量下的阻力。如果在锅炉房内用双泵加混水器或单泵加差压控制阀的方式运行,其效果则更好。
3.2系统总流量不足影响压差系统总流量不足和外网不平衡是影响系统差压不足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高低起伏的供热管网,表现的较为突出。如果在外网系统增加平衡调节装置,不仅供暖效果会更好,而且还可以增加供热面积。
要保持系统有一定的差压,也就是说象人体血液一样才能使之正常循环。
3.3循环泵出口阀不宜全开运行时由于系统阻力较小,循环水泵的工况点会移动,导致电机超负荷运行。适当控制出口阀门,使循环泵的流量减小,提供足够的供水压力。若在外网的各个入口处加装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此循环泵出口处的阀门就不需要全打开。
4循环流量选择适当供暖系统的循环流量的大小问题很重要。循环流量过大也不好,此时投资和成本高;循环流量过小,不仅无法保证供暖质量,而且造成的浪费也大。
因此应科学地按照现实情况合理选择循环流量。循环流量的计算,一般按下式进行。
C为水的比热,kJ/kgC;tg为供水温度设计值,*c;th为回水温度设计值,C a!为散热损失修正系数,一般取1.05 aj为补水率修正系数,取1.根据不少单位的实际供热情况看,因热负荷取值偏大,散热器估计的偏多,使得实际运行中达不到设计温度。在供水温度78*C~80C时,回水温度往往只有50C~60C温差15C~20C实际上都能满足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室温18±20C的要求。这样,实际运行中的温差,还是达不到规范规定的50C范围。根据这种情况,按照实践经验,将楼层数单位面积的循环流量乘以相应建筑面积所得的循环流量值,就比较接近于现实了。总而言之,一次网流量的确定,还应根据二次网的要求及其调控手段来定,可以实行定流量、变流量和定变结合的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应根据布局和现实确定,以简单方便为原则。
5结论水暖供热锅炉的补水泵、补水地点、系统压力差与系统流量等因素和参数,都不可忽视。只有全面考虑,才能确保正常供热。